前进、后退、转弯、避让……在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深圳园展示中心内,一台长方体形状的白色搬运机器人驮着货架自由穿梭。

  “这已经是我们的第七代产品了,别看它个子小,载重可达800多公斤。”河北融和运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斌介绍,这款机器人最初是针对银行业的需求研发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银行、金库、工厂车间、物流等领域。

  “我们率先在全国银行业使用搬运机器人。”这名36岁的年轻人自豪地说。谈起创业的初衷,张斌坦言,作为一名“创二代”,自己做搬运机器人跟父辈的公司业务有很大关系。

  张斌的父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老家河北定兴县创业,主要做银行和金库用的钱箱,是国内多家银行的供应商。张斌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父母谈业务,对经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计算机、机械类的东西感兴趣。

  “我从小动手能力比较强,喜欢拆卸、组装家里的电器。”张斌说,2002年,他对航模产生了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获得了当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河北赛区的第一名,2003年又获得了该项赛事全国比赛的第二名。2009年,张斌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但开学没多久,他就决定退学去创业了,“我不想错失这个时机”。

  大二那年,张斌决定退学。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源自天津一家银行行长的诉苦:银行金库管理人员每天需要面对大量出入库的钱箱,一直在沿用眼看、手抄、笔录的传统方式,效率低、风险大,而且钱箱的搬运需要大量的人力,尤其是装贵金属的箱子非常沉,有时还会有工作人员在搬运的过程中受伤。

  利用国外成熟的技术,张斌带领团队做了一套银行金库射频识别(RFID)信息管理系统。他介绍,利用这套系统能实现金库业务电子化交接及自动盘库。同时,这套系统提供完备的日志管理功能,能查询历史数据。

  “这套系统大幅提升了银行金库的工作效率,同时控制并降低各环节风险。”张斌说,这套系统推出后,在银行和金库很受欢迎,全国有19个省份的银行和金库购买了这套系统。这让他积累了自己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

  对于金库钱箱搬运的难题,张斌的想法是研发一款搬运机器人。从2012年开始,张斌带领团队研发智能搬运机器人。由于一些关键技术瓶颈,研发一度陷入困境。2013年,美国亚马逊的Kiva机器人开源之后,张斌马上带着技术人员开始学习。“都是英文的资料,我们一边翻译一边摸索。”他说,终于在2015年,他们造出了第一台搬运机器人。

  2016年,天津市河西区的一家银行金库购买了他们的第一批产品——3台智能搬运机器人。很快,他们的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的银行金库。在广东省的一家银行金库,每天早上要搬运数亿元现金,之前因为押运车早上7点前就要出发,18名搬运工人凌晨4点半就要开始工作,大约两个小时才能搬完。这家银行金库采购了14台搬运机器人后,45分钟就能完成工作。

  除了银行系统,几家需要搬运的大型工厂也采购了他们的产品。一家大型电器企业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因为搬运电器的货架比较大,尤其是搬运机器人爬坡的时候,货架容易倾覆,他们希望张斌团队能解决这一问题。

  张斌开始想办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参加一个朋友的中式婚礼,轿夫抬轿子的情景一下子给了他灵感。“花轿比较稳定,是因为有4个人抬。4个支点能不能应用到我们的机器人上呢?”回到公司后,他立马跟技术人员商量,在搬运机器人顶升机构的四角,再增加4个支点。

  顶升机构经过改造的搬运机器人造出来了。随后,张斌申请了专利。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张斌的公司应邀参加。凭借此项专利,他们获得了大会组委会颁发的2018人工智能行业突出贡献奖。

  站在保定市莲池区深圳园展示中心的三楼,张斌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工地告诉记者,因为产品供不应求,他们投资建设了新工厂。新工厂占地30亩,总投资1.35亿元,将年产搬运机器人1200台,年产值将达到两亿元。

  张斌说,在这个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他非常有紧迫感。“一旦松懈,就将错失良机,跟不上这个时代。下一步公司将进行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并打算进军海外市场。”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经济网

  “绿色经济网”是以绿色经济大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服务于不同领域群体。绿色经济网为绿色新政、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绿色品牌、各行各业的绿色人物服务。为了绿色经济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