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碧水绿,芦接蓝天,鱼欢鸟唱;秋到金谷白,玉铺沃土,花放稻香。
沙家浜归来,禁不住又一次把玩这副抄自沙家浜风景区的楹联。
地处江苏省常熟市水乡泽国一隅的沙家浜,蜚声遐迩,当然是因了那部几易其名的经典戏剧的缘故。最先是作家崔左夫依据一首传唱已久的抗日歌曲《你是游击兵团》而演绎成沙家浜的故事,并由文牧定名为《芦荡火种》。1964年,沪剧《芦荡火种》进京献演,导致剧作家汪曾祺等人奉命将其改为同名京剧,给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观看,才有了后来遵照毛主席的建议,以《沙家浜》为京剧重新命名的故事。特别是“文革”中《沙家浜》成为“革命样板戏”之一,更是频频演出、家喻户晓。到如今,剧中的《智斗》一场戏,还是各种晚会中的叫座节目。剧中人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胡司令、刁德一等舞台形象以及那爿“春来茶馆”,还在有声有色地活演在人们的心间,“沙家浜”的名声也越发叫响。去亲眼看看沙家浜,看看春来茶馆,看看阿庆嫂,便是人们蜂拥而来,携着淡淡怀旧情节和浓浓好奇情思,踏上沙家浜之旅的美丽初衷。
有意思的是,沙家浜的地名,居然也随着这剧名的变更而多次变动:最早的时候,这儿叫作“横泾乡”;《芦荡火种》出来后,就先后更名为“芦荡公社”和“芦荡乡”。待到剧名改成了《沙家浜》的时候,这里就变成“沙家浜镇”了。在我的整个沙家浜游程中,我觉得唯有这段极富戏剧性的掌故,才是那位村姑导游的导游词中最为精彩的内容。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出门先动橹,抬腿就下湖”,真个是“好一处江南鱼米乡”呀。然而说来奇怪,在如此美轮美奂的人间天堂里游览,最后收获的游兴观感,竟然就是那一个接一个的“没有想到”――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里的自由市场,居然就设在水面上。一艘艘满载着菜蔬鱼蟹、日常百货的船儿,在湖面上对峙列队排成水上小街。“逛街”采购的人们也一色的摇橹驾船,就在水上小街中间徜徉穿行。如此水街奇景,让人过目难忘。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里的茶馆居然大多都叫“春来茶馆”,一打听,才惊讶不已地发现,全镇的“春来茶馆”竟然有三四十家之多呢。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里的70多艘手摇船,与江浙一带常见的乌篷船却并不相同,因为这手摇船上的船篷不是半圆形,而是长方形的,四周敞篷,像座水上凉亭。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春来茶馆”那位机智美丽的阿庆嫂的生活原型,竟然是当年“东来茶馆”里以叔侄身份作掩护开展地下工作的两个男人的艺术复合……
“沙家浜,天下传,鱼水情,好榜样”,这是原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为沙家浜所写的题词;“芦荡火种,鱼水情深”,这是沙家浜广场巨幅照壁上的楹联。我想:这则题词的“词眼”和这幅楹联的“联眼”,应该都是那个“情”字。因为,这儿的芦苇荡有情,曾经恩情深深地护佑过新四军“江抗”的36名伤病员,为他们疗伤蓄锐,让他们插翅高飞;这儿的纪念馆有情,正在恋情深深地展示着一件件革命文物,薪传着芦荡火种,启迪着红色理想;这儿的阿庆嫂有情,还在乡情深深地张罗着春来茶馆,沏热碧螺春,迎迓十六方……
啊,情系沙家浜,感谢沙家浜。就在我执笔漫忆沙家浜游踪的时候,网上又传来几则关于沙家浜的最新讯息。一是一部由黄蜀芹导演,陈道明、许晴等联袂主演的30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在这儿拍摄完毕并播映;一是中国商业联合会近日授予江苏常熟招商城为“中国男装中心”和“中国品牌服装中心”称号;一是中国常熟首届沙家浜旅游节将于9、10月间举行。然而,最为精彩的,应该是原沙家浜36个伤病员之一的、当年沙家浜连的第二任指导员金辉的女儿,最近将她家珍藏了66年的一部《沙家浜连花名册》,作为献给建军80周年的礼物,无偿赠送给了解放军某集团军“沙家浜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