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其中,新能源汽车持续较快增长,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了动力电池投资热潮,加剧了行业内卷。目前国内电池厂、整车厂与其他跨界企业对外公布的合计规划产能高达4800GWh。然而在需求端,预计到2025年,动力电池需求为1200GWh左右,相比企业规划产能有明显差距。对此,有观点认为,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注意。
动力电池产能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动态平衡,适度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竞争充分化的一种体现。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数量及产线利用率持续下降,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留下来的将是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企业。
动力电池事关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储能两大战略性产业。规模效应下,动力电池技术趋于成熟、成本持续下降,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释放动力电池市场应用潜力。
首先,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电动化爬坡阶段,未来汽车行业动力电池需求空间仍然巨大。目前,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460公里,相比燃油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动力电池仍有扩容需求。对于新能源商用车而言,2023年市场渗透率仅为11%,电动重卡市场渗透率更是不足4%。续航里程提升和商用车加速电动化势必带动单车电池需求不断加码。
中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把“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放在首位。2024年1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锂电池在成本、性能等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技术进步将带动市场应用和需求增长,有助于市场供需达到新的平衡。
其次,日益兴起的储能市场消费潜力也不容忽视。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新增新型储能装机接近50GWh,是2022年增量的3倍,其中锂电池产品占比高达97%。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大形势下,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持续快速增长。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性更好,优势逐渐凸显,加快推进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势在必行。
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制定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合计规模预计超过160GWh,其中山西、山东、甘肃、广东等省份新型储能已参与电力现货市场,锂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已从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和电池成本不断下降,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门槛还将逐步降低,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利好动力电池市场。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有望在2025年超过3000万辆,在2030年超过7000万辆,分别占汽车总销量的30%和60%,动力电池需求进一步扩大。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已在核心技术、市场规模、成本价格方面取得先发优势,产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
不断成长的全球市场和国内产业优势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出海”创造了广阔空间。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全球占比超过70%,其中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占比更是达到九成,全球出货量前十动力电池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规模效应下,国内电芯生产成本已下探至0.4元/Wh,全球市场竞争力凸显。
虽然当下国内动力电池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但并非很严重。现在要做的是持续挖掘动力电池在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同时发挥国内产业及成本优势,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加强产品安全质量监管。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往往会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谋求市场空间,但过分降本势必带来产品质量和安全风险。近年来动力电池失效导致事故频发。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全国每年平均发生电动车火灾约2000起,其中80%起火都与锂电池失效有关。海外储能电站起火事故也时有发生,对当地新能源产业造成巨大打击。因此有必要加大动力电池安全监管力度,持续完善动力电池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动力电池安全技术研发。
加速下一代电池技术创新。2023年磷酸锰铁锂电池凭借理论容量超过三元、生产成本接近铁锂的优势实现批量应用。目前量产动力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已达300Wh/公斤,接近液态锂离子电池技术上限。为进一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丰田、松下、三星、LG化学等日韩企业已较早布局固态电池等颠覆性动力电池技术。近期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上汽集团(清陶)、国轩高科陆续推出混合固液电池产品,但在全固态电池方面我国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仍有差距,有必要进一步加大下一代产业化和技术研发力度,巩固我国动力电池技术与产业优势。
提升产业链绿色竞争力。动力电池生产过程最高可占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60%以上,降低生产过程碳排放事关国产动力电池能否顺利进入全球市场。以欧洲为例,《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要求电动汽车电池与可充电工业电池计算产品生产周期的碳足迹,未满足相关碳足迹要求的,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按照欧盟碳市场价格,出口欧盟的动力电池或将面临较高碳成本。相关部门应提前谋划,建立适合国情的动力电池碳足迹的标准体系,并积极与国际社会对接,以便统一标准、实现互认,助力产业更好地走出去。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