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里“专家”信誓旦旦保证“半年根治糖尿病”,热线那头的“指导老师”嘘寒问暖,快递送来的“特效药”包装精美……谁能料到,这竟是一场针对全国12万老年人的精准诈骗。近日,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典型案例,其中就有江阴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这起申某某等人诈骗案。
老人万元求医反被骗
“吃了这药,红烧肉随便吃!”广告里,“糖尿病康复患者”的现身说法让王大妈心动不已。她拨通热线,电话那头的“周老师”语气关切:“阿姨,再不治疗可能会失明!”随后推荐了一款声称“治愈率达98.63%”的特效药。

服药期间,康复指导中心一直和王大妈保持着联系。“对接的指导老师级别一个比一个高,还对我嘘寒问暖。可吃了几个疗程不见效,指导老师又建议我加上中药包辅助治疗。”就这样,王大妈花费近万元先后购买了“活力源片”和“特研1号”“特研5号”套餐,收到的却是无商标标识的“茶包”状药粉。服药后血糖纹丝不动,所谓的“专家”却不断升级套餐,直到她报警。
300人团伙的“精准收割”战术
随着调查深入,犯罪网络逐渐浮出水面。主犯申某曾是广告公司老板,她发现老年健康领域“商机无限”,便拉拢丈夫谢某组建了300余人的“专业”团队,分化出热线组、数据组、核单组、销售组、售后客服组等部门。

据悉,犯罪团伙先在电视和网络上投放虚假广告,再对打电话来咨询的受害人进行“精准”服务:冒充“一对一指导老师”回拨给受害人,夸大病情和药品疗效。被害人信以为真后,犯罪团伙再虚构“半价补贴”等活动,让被害人以为自己享受到了优惠。等到寄给被害人的药品显示“已签收”,犯罪团伙还以指导用药为名,哄骗被害人继续购买辅助中成药。据谢某交代,成本100元的胶囊能卖到2980元,辅助中药包套餐利润高达20倍至50倍。
1.15亿赃款追回,主犯获刑14年
“犯罪团伙缺乏专业医学资质,虚构糖尿病康复中心及康复指导老师的身份,根据专门话术夸大被害人病情,诱骗被害人高价购买不具有治愈功能的低价药品、保健品。既造成被害人财产损失,还延误被害人疾病治疗。”江阴市检察院检察官吴佳伟介绍。
经查,从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以申某、谢某为首的380余人诈骗团伙,瞄准老年人求药心切的心理,对全国12万余名被害人实施诈骗,涉案金额达2亿余元。由于被害人众多,又分布在全国各地,警方通过抽样取证,核实了300余名被害人,涉案金额180余万元。
“每追回一笔钱,就可能挽救一个老人的晚年。”吴佳伟介绍,通过认罪认罚制度督促退赃,目前已为受害老人追回1.15亿元。
近日,经江苏省江阴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申某、谢某有期徒刑十四年、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七十万元。此后,检察机关分批次起诉了近200名被告人。
江阴市检察院重大刑事犯罪检察部主任盛艳:
患病后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遵医嘱用药。老年患者朋友如遇大额消费,一定要多和家里商量,家人也要对老年人加强关心关爱。同时我们呼吁广告播出平台本着对老百姓负责任的态度对所宣传的产品进行实质性审查,主管部门也应当加强行业监管,引导经营者合法经营、规范市场,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药匣子和钱袋子。
(文中受害人均为化名、图片均来自江阴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