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杭州“六小龙”——云深处、宇树科技、深度求索、游戏科学、群核科技和强脑科技,凭借其在人工智能、仿生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吸引了全球科技界的目光。那么,它们是如何掀起这股东方浪潮的?耐心资本正是解锁这股“东方神秘力量”的重要密码之一。
从杭州“六小龙”勇攀技术高峰可以看出,真正改变人类社会的原始创新,从来都不是短期资本催熟的果实。从技术萌芽到产业落地,从实验室论文到市场产品,科技创新的每一步都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如何跨越“死亡之谷”,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耐心资本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为科技创新注入持久动力。当市场尚未看清技术前景时,耐心资本已提前布局;当研发遭遇瓶颈时,耐心资本选择坚定陪伴。这种“不计一时得失,但求长远价值”的理念,正是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核心逻辑。耐心资本拒绝“赚快钱”的诱惑,让创新从“模仿追赶”走向“重新定义”。
与传统资本追求短期回报不同,耐心资本的特质在于长期主义。它能够承受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投资周期,容忍技术研发的高失败率,并通过资源整合、战略协同为企业构建护城河。长期主义要求投资者与企业共同建立“时间复利”的信仰。技术突破需要积累,接受市场验证需要周期,需要投资者、政府和企业在波动中坚守价值创造的初心。一项颠覆性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往往需要经历“研发—中试—量产”的三重考验,资金投入比例可达1∶10∶100。若没有耐心资本的长期陪伴,许多创新可能止步于实验室阶段。
从“输血”到“造血”,耐心资本为科技创新生态赋能。耐心资本的价值绝非仅限于资金支持。在杭州“六小龙”的创新实践中,耐心资本的作用已升维为“生态构建者”,通过链接高校科研资源、产业孵化平台、市场应用场景,形成“技术—资本—产业”的创新发展闭环。比如,深度求索公司开发DeepSeek-V3大模型,就是得益于这种生态赋能——资本不仅提供资金,还帮助导入算法优化经验、算力资源与商业合作网络,大幅降低创新试错成本。
政策与市场协同,构建耐心资本生长土壤。拿杭州来说,当地组建科创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科创”,目前两大千亿基金批复总规模已超185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约1350亿元。这既缓解了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又通过让利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长期投资。
深化耐心资本投入机制,未来不妨在三个方面发力。首先,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等退出渠道,解决“耐心从何而来”的可持续性问题。其次,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对投资硬科技领域的资本给予更长周期的税收抵扣。此外,建立创新容错机制,在国资考核中区分战略投资与财务投资,破除“国资不敢投”的体制束缚。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今天,耐心资本已超越简单的金融工具范畴,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基础。它考验着我们对技术规律的敬畏、对市场周期的驾驭,更考验着整个社会对长期主义的践行。这是一个需要“慢变量”的时代。在芯片制程突破、量子计算竞速、生命科学攻坚等关键领域,唯有让更多资本学会“耐心”,才能在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中扬帆远航。(作者系: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