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综式旅行”、线上打卡、线下社群聚会……你听说过“轻相亲”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显示,73.9%的受访者表示周围有青年尝试过兴趣互动式的“轻相亲”活动,其中62.2%的受访者认为这种新的形式氛围轻松,减少了尴尬。

  相较于传统相亲模式中刻板、正式的场景,“轻相亲”多了几分轻松自在。想见面聊聊彼此,不妨先从读书会、美食探店、运动社群等活动开始;比起罗列学历家境、盘点房车配置,拥有相似的兴趣爱好、共同的话题似乎更容易拉近心的距离。在“轻相亲”过程中,“相亲对象”这类字眼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搭子转正”“友情上升”等委婉表达。由于摒弃了传统相亲的压力与束缚,这种新型交友方式正迅速成为当下年轻人追求的“脱单”新宠。

  细细咂摸,年轻人中“轻相亲”的流行和兴起,不仅是一种婚恋模式的变化,更是年轻一代生活方式和婚恋观念的体现。相较于套路化、程式化的见面安排,他们更倾向于享受交友过程;比起被“明码标价”的物化感,他们更渴望在自然放松的环境中展现真实的自我。据《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66%的年轻人不愿因压力调整择偶标准,拒绝“将就婚恋”,63%的00后认为带有强目的性的相亲行为并不是首选。有人调侃,这是“年轻人开始整顿相亲界了”,观念之变,某种意义上也传达着当代年轻人对爱情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外界存在着对年轻人“恐恋”“恐婚”的误解,但种种调查结果显示,许多青年人对恋爱和婚姻仍抱有积极态度和热切期待。如今,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都能看到青年人为自己的婚恋交友“主动出击”,自己组建相关群聊,或主动建立话题帖。只不过,他们更倾向于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幸福。在“轻相亲”兴起之前,同样在社交平台上,也曾出现大量“相亲后的吐槽小组”“被催婚互助会小组”等社群,名为吐槽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他们在婚恋场景中渴望拿回主动权,积极寻找真正与自己契合的对象。所谓“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看淡表面的条件匹配,更重视三观和兴趣的契合,或许是他们内心的愿景。

  当直播间里的“赛博相亲”、脱口秀现场的“说媒”互动等各种类型的“轻相亲”社群活动成为年轻人扩大交际圈的新渠道,社会各界也不妨积极回应,主动适应年轻人婚恋方式的新变化,精准把握他们的实际需求,为他们的婚姻幸福搭把手、添份力。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一些地方的工会、妇联等组织已经行动起来,通过推出各种创新性的联谊活动,将年轻人的兴趣点与婚恋需求巧妙结合,成为了一种有益探索。我们乐见“轻相亲”等新模式持续创新发展,让年轻人的婚恋可以“轻装上阵”,更好遇见美好幸福。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经济网

  “绿色经济网”是以绿色经济大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服务于不同领域群体。绿色经济网为绿色新政、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绿色品牌、各行各业的绿色人物服务。为了绿色经济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