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仅有初中文凭的宁夏农村妇女马慧娟一边务农,一边用拇指在手机上按下一行行文字,来回应生活中的彷徨与寂寥,充实装扮着自己的心灵孤岛。在不懈坚持下,文学终如雨后阳光撕裂云雾,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拇指作家”马慧娟的代表作《飞起来的村庄》《希望长在泥土里》等相继出版。
2024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现为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兼职副主席的马慧娟,通过亲身讲述,想对处于迷惘、焦虑的年轻人传递一种信念:阅读是治愈自我、增加幸福感的好药方。
马慧娟:有些人生活好了,幸福感确却低了。小时候我们为什么期待节日?就是在节日这一天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穿平时无法拥有的新衣服,可以不去干活,可以理直气壮地吃喝享受……期待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感的来源。
过去,信息闭塞、交通欠发达,大家没有太多攀比机会。但现在,信息爆炸,大家眼里的世界丰富多彩,不仅能看到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的商品,也能看到人们物欲的勃发、心灵的无所适从以及精神世界的重建之艰。我们不再期盼一顿肉、一身新衣、一个节日或者一件事、一个人……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幸福感降低的原因。
作为自治区妇联兼职副主席,马慧娟对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群体格外关注。那么,女性群体的幸福感缺失从何而来?
马慧娟:幸福感的“出走”,在女性身上尤为明显。女性一直都是比较感性的,其幸福感可能要更具体一些,来自家庭的关爱、社会的认同、自我价值的体现,可以是一束鲜花、一个被记得的特殊日子、一份鼓励、一个拥抱、一餐美食……女性更愿意从小处感受幸福,从细微处获得幸福感。
今天,女性已经脱离了传统家庭主妇的定义,不再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也不再是在家带好孩子就完事了。女性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家务生产、琐碎的育儿工作,还要考虑就业环境、职业歧视等等。这些都让女性的压力倍增,幸福感相应有所缺失。
如何填补信息时代下缺失的幸福感?答案需要自己探索,其中一个重要的探索地,就是书籍。2000年,马慧娟一家通过扶贫搬迁来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生活。生活压力不减,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马慧娟将心底的不安藏起,通过阅读和记录心得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如今,在工作履职外的时光,马慧娟依然和过去一样,沉浸在书堆和田间。
2016年3月2日,马慧娟在夜里一个人坐在炕头用手机写作。王鹏 摄
马慧娟:幸福感的缺失,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缺乏了解,对生活的世界和时代的认知不够。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像一座孤岛,终其一生都在认知自己、肯定自己的路上徘徊。特别是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人更多地会面对自己的精神困境。因为我们缺失的不仅仅是幸福感,而是怎么样接受自己的平凡、承认自己的平庸、面对自己的平常。
读书能不能治愈缺失的幸福感?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的人会从书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治愈自己;有的人读了一辈子书,只是读书,却没有从书中受益。读书这件事情未必是万能的,但精神世界的出口一定是通过读书去找寻的。不读书,就不知道世间万物的规律,不知道天地广阔、地域差异、历史人文、千秋大义、文化传承,也不知道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有着无数遗憾。
期待和向往是一回事,但现实和生活又是另一回事。
读书的意义,就是让自己一次次在面对遗憾时平静下来,坦然接受,坦然生活。
杨绛先生说过“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面对纷扰庞杂的海量信息,我们最好静下心来,用阅读来对抗误读和营销。
如今,静下心来细细阅读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大家沉溺于移动互联网上的快速刺激,但这种快速刺激过后留下了更多的空虚。只有自主读书,大脑才能通过文字刺激触发想象,搭建出属于自己脑海中城堡的样子,细细品味后形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当通过书籍了解到别处生活的好与坏、舍与得后,自然就能够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知道阅读的好处,但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下如何读书?如何走出“不读书焦虑,读书了更焦虑”的困境,让年轻人犯起了头疼。马慧娟一直都不怎么去给别人推荐书,她觉得,只要读者自己能读下去,并且从中受益的就是好书。
马慧娟:书太多了,好书也太多了,我们没办法完全评判哪本书好,哪本书不好。书的好与不好,都是由读者的喜好去评判的,都是由人来定义的。当然,如果一定说要有所筛选,我觉得还是读名著比较好,毕竟这是经过大部分人肯定的,筛选出来的。但其实,自己的喜好更重要,只有读得下去,这本书的意义才能显现。
2020年5月8日,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泥土书香读书社”,马慧娟(右)在向学员讲解识字作业。冯开华 摄
快节奏高压力之下,大家很容易被焦虑(更多的是一种恐慌)裹挟。而焦虑涉及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如工作、家庭、单位、社会等等。读书虽然是比较个体化、个性化的事情,但人是群居性的,只有大家都读书,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依靠读书缓解焦虑这件事情才能成立。但说到底,读书这件事情是自己的事情,得坐下来,读了才算,焦虑也没啥作用。与其焦虑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如拿本书看,先做起来。
同时,也不能对读书报以太多的期待,但凡带着目的去读书,而后发现读书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时,是不是又要说读书无用?
人的一生应该是学习的状态,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努力地去做好自己,为自己的梦想去打拼,并且热爱,我觉得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读书是苦中作乐的事情,是直面自我的事情,更是让自己向前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