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那边的是不是白枕鹤?”
“那是白头鹤。白头鹤是典型的涉禽,生活在浅水、滩地旁,其头部到颈部覆盖着雪白的羽毛,与白枕鹤相似。但白头鹤体型更小,颈部全白,没有白枕鹤那种枕部的白色斑纹。”近日,在安徽省安庆市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主任、团队指导老师王成为学生们耐心解答疑问。
王成介绍,5年来,每年寒假,结合学校的寒假思政作业整体活动安排,他都会带着学生们走出校园开展科考活动,大家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
“当山地、丘陵、河流呈现在眼前,当一群白鹭从我眼前飞过,当科考实践转化为一组组数字和图像,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些专业课本上的概念。”队长张紫涵感慨道。
走进田间地头、湖泊山林、企业车间、种养基地、社区乡村……今年寒假,两万余名安徽农业大学学子通过参观考察、调研访谈、文献研究、亲身操作等形式,在一线参与寒假“三味”(农味、趣味、品味)思政作业活动,让寒假生活收获满满。
即使冻得皮肤皴裂,也没一个人叫苦
上述鸟类科考团队共10多名学生,以本科生为主,也有两名研究生。其中有的学生连续几年跟着王成老师开展科考。
今年寒假15天,他们在13个皖江流域湿地单元、30多个调查观测点重点观测了51个种类的越冬水鸟、1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很多学生冻得手和脸皮肤皴裂,但没有一个人叫苦。
作为农业院校的学生,除了实地观测动植物成长,还需要深入各地农村进行问卷调查和政策宣传。
该校2022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吴雨桐深有感触:“问卷调查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取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在前几年的经验基础上,我们提前做了大量准备,精心设计了队旗和工作牌,通过细节展示我们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村民们也比较配合,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皖江流域的实际情况。”
团队成员将调研和采集的大量数据加工整理,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除了科研上的收获,更让学生们感到高兴的是,他们切身感受到了皖江流域生态保护成效的可喜变化。王成说:“希望假期的实践教育成果,能够为解决流域社会、经济、生态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打通电商渠道,在助农道路上走得更远
“完成寒假作业,既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增强对电商行业的深入理解,又能服务当地农户,累并快乐着。”2025年寒假开始,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孟炫和他的小伙伴们就忙碌不停。
一年前,偶然听到几名同学“为什么校园周边超市的赣南脐橙比产地价格贵3倍”的话题讨论,点燃了孟炫组建助农团队的思想火光。于是,10多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老师指导下,组建“安农领鲜”团队,自行设计开发“安农领鲜”小程序,出售的产品也日益丰富,不仅有六安金寨县小黄姜、安徽万佛湖有机鱼,还有内蒙古锡林郭勒牛羊肉,以及各地水果、茶叶、蜂蜜、油粮米面等。
“我们希望能有求必应,保证质量。”孟炫说,当看到受助农户王大叔收到第一笔电商收入时开心的笑容,听到身边同学惊喜地说,“原来真正现摘的草莓是这个味道”时,大家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团队创业指导教师虞金芳表示,将陆续对接学校的八大农业综合试验站,将几十类特色农产品和周边地区经过认证的优质农产品引入校园,开通线上链接,服务全校师生和更多用户。
做乡村故事“讲述人”
“我的家乡在阜阳市阜南县蒙洼蓄洪区,著名的王家坝精神就诞生于此。”作为家乡第16次开闸蓄洪的亲历者,该校2023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郭旭于2020年夏天,亲身感受到当地民众一心抗灾、舍小家保大家的可贵品质。从那时起,他心中就埋下了一颗种子,要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上的奉献故事。
今年寒假之前,郭旭和他的团队成员一起与叶良均和刘云两位指导老师商议后,将本次寒假“思政”作业活动主题确定为深入蒙洼地区实地调研,探求王家坝精神背后的故事,挖掘其内在生命力和民族向心力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
“嫁过来之前就知道我们这个地方通过蓄洪保护其他省份安澜,觉得很光荣,将心比心,要支持政府决定” “庄稼淹了就补种,一次不行就多补几次”……调研中,朴实的大爷大妈们说不出王家坝精神的概念和意义,却用一句句朴素的语言,一次次感人的行动铸就了王家坝精神。
无论是经历过多次洪水的78岁王聘春老人的惊心动魄而又感人至深的回忆,还是崭新的西田坡村游客接待中心展架上精美的特产,抑或是当地民众对政府安置和经济发展的满意之情,每一天的走访调研都让郭旭这个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被乐观、奉献、团结的精神所感动,“负重致远 生生不息”是他对王家坝精神的认识和解读。
指导老师叶良均感慨,10多天的调研,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青年学生调研者触摸到王家坝精神的温度,读懂了28.5米水位警戒线背后的抉择,见证着“大水到,而民不离其土”的家园守望。在同学们心中,王家坝精神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表述,而是政府和民众双向奔赴的感动与美好。
5年来,安徽农业大学以“寒假思政作业”方式,鼓励学生寒假期间就近就便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前四届活动共有约8万名学生参与,提交各类作品超1.6万份。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庆亮表示:“只有让学生亲身接触‘三农’,从情感上理解‘三农’,上好实践中的大思政课,才能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生动力,力争做一名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德才兼备、人格完善的强农先锋、社会英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