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正暖,漫步花间。赏花正成为游客休闲出游的重要选择。但鲜花季节性强、花期短的特性也让人生出“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感慨。如何延长美好,带动赏花产业“常开不谢”?

  花开客来

  “李花开了,春天的气息就近了。”2月底,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大喜村的李花如白雪点缀山间,大喜村党支部书记黄时杰说,“李花盛放期间,每天慕名前来的赏花游客有上千人。”

  永泰县种植有7.6万亩李树和6万亩青梅树。永泰县蒲边村青梅种植大户廖锦钊说,春节前,大樟溪沿岸的梅花树下人潮涌动,专门乘车来赏梅的游客将村口的路堵了好几里,不少车挂着浙江、上海牌照。

  福州千年古刹林阳寺的住持释修达说,这几年来此赏梅的人逐渐多起来,寺里在梅花树下新备了茶桌等设施,供游人煮茶、赏景、叙谈。林阳寺从20年前开始大面积种植梅花,已成为当地有名的赏梅景点。

  1月底,福建省樱花协会、福建省休闲农业协会发布16个樱花网红“打卡”点名单。位于福州西郊的鲤鱼洲樱花园是其中之一。福建省樱花协会会长黄勇军说,福建赏樱游渐成趋势,目前全省樱花种植面积约10万亩,“福建省2023年樱花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173万人次赏樱。

  2月2日,龙岩市2024年樱花文化旅游节暨漳平市第十三届樱花文化旅游节在龙岩漳平永福镇开幕。台品樱花茶园是旅游节的核心景区,一树树娇艳的樱花在茶园铺开。茶园负责人谢东庆介绍,樱花盛时平均一天有2万至3万名游客前来参观。

  “颜值”变“产值”

  花开花落,花期有限,福建不少地方以花为纽带,探索“赏花+休闲采摘”“赏花+煮茶”等模式,探索打造观赏游玩、采摘加工、文化休闲等新业态,赏花经济新路径越发清晰。

  大喜村现有5家民宿和2家餐饮店,已围绕赏梅、赏李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全业态产业链。黄时杰说,村民借赏花季摆摊售卖茶油、蜂蜜、李干、土鸡、土鸭等土特产,将初来乍到的“赏花客”吸纳为农特产品的“回头客”。

  行走在永泰县葛岭镇文埕湾,只见村民在外墙上贴上红纸,写上“汉服出租”“各种小吃”等字样。沿文埕湾的步道拾级而上,一座两层带小院、土木结构的建筑映入眼前,周围一片白色“梅海”。这是文埕湾·栖心民宿,由“85后”青年陈晨于2019年返乡创业时开办。

  “这几年,民宿的生意越来越好,旺季11间房几乎天天满房。”陈晨说,民宿为赏花客提供赏花场景、青梅采摘、青梅酒和酸梅汁制作等多种休闲选择,赏花客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

  今年春节,游客在台品樱花茶园赏花又多了新选择——乘坐小火车。谢东庆说,与当地文旅集团合作铺设长达千米的赏樱轨道,3辆粉红色的小火车进一步提升游客游玩体验,预计今年樱花季的门票收入将达到500万元。

  化“流量”为“留量”

  “赏花热”下,海量游客既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也考验着景区服务效能。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赏花热”刚兴起时,一些景点接待能力跟不上,垃圾回收、公共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规模不足,一些景区附近的村民没机会搭上“顺风车”,对大量涌入的游客颇有怨言。

  化“流量”为“留量”,做好规划、配套很有必要。既要持续挖掘“既赚吆喝又赚买卖”的路径,提高赏花经济效率,也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接待能力,优化游客赏花体验,让“好花常开,好景常在”。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林明水说,游客前往目的地赏花,基本是无门票的一日游,消费集中在出行、住宿、餐饮三大环节,游览、购物和娱乐环节消费较少。未来可开发更多的文创产品和配套游玩项目,挖掘游客消费潜力。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经济网

  “绿色经济网”是以绿色经济大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服务于不同领域群体。绿色经济网为绿色新政、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绿色品牌、各行各业的绿色人物服务。为了绿色经济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