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考研预报名,“她被困在考公考研里的那五年”登上热搜,备受公众关注和讨论。这个事件讲述了主人公刘同自2018年毕业起便投入考研大军,她渴望考上211大学,因此放弃了留校读研的机会。从2018年到2023年五年间,刘同经历了四次考研失败,二次考公失败和三次考编失败。在今年夏天又一场事业编考试结束后,刘同选择离开家去找工作,但她的父亲希望她尽快回家复习考公,认为体制外的选择都不可靠。(9月21日《三联生活周刊》)
自我认知的错误、家庭教育的偏失和社会舆论的束缚是困住刘同的重要原因。刘同从小生活在从未谋面的叔叔的对比下,她从小就对高学历有着浓厚的滤镜,并渴望着爷爷奶奶的认可。因此,她一次又一次地考研、考公,她害怕家人的失望、害怕七大姑八大姨的议论、也害怕同学朋友的看不起,在这些无关自我的恐惧中,刘同渐渐失去自我,变得焦虑、抑郁。刘同的恐惧何尝不是贴在社会上大多数人身上的标签,是否拥有高学历?是否在体制内工作?是否有着出众的外貌等等,这些都是社会舆论和传统观念对人们的软绑架。人们即使并不认同这些标签,但由于社会的普遍追随,也不得不一起“内卷”。
一个人不应该被标签化,并非每个人都需要有高学历,读书的尽头并不只是通向考公考研。这种标签化的现象与上半年公众热议的话题——“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所体现的社会问题有共同之处,即学历没有成为年轻人翱翔的翅膀,而是化成了束缚自己的枷锁,使得很多大学毕业的人只将目光投向于那些“体面”的工作,即便举步维艰也不愿换一个赛道奔跑。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仅仅归因于年轻人思想观念的错误,也要看到当前存在的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机制的不足。
前两年,西北大学物理专业硕士王晰毕业摆摊卖卤味的故事也曾引发热议,王晰认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摆摊不丢人也并非浪费人才。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高学历人才应该在写字楼里喝咖啡,而不是在路边就着汽车尾气摆摊。王晰打破了这种认知,他摆摊卖卤味并非一时脑热,而是进行了上百次试验,研发了三个月,最终打造出独特的口味。王晰的故事并不是呼吁高学历人才都走出写字楼去摆摊,而是要使人们认识到高学历应该成为敲门砖,而不是下不来的高台。
从文章的细节可以看出刘同能够认识到自己性格本身和这个选择存在的问题,但她难以抵御父母的观念和他人的看法,她只能放任自己沉溺在考公考研的浪潮中,直到最终上岸。刘同这种性格是从小在爷爷奶奶的思想灌输下形成的,已经根深蒂固,即便她知道事情的是非,但她也难以改变。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要做自己。”任何人都不应该是其他人的替代品,家长不应该把自己的观念与期待强行加在子女身上,这对子女是不公平的,也是很残忍的。刘同的爷爷奶奶在儿子去世后十分悲痛,将对儿子的希冀转移到孙女刘同身上;刘同的父母认为只有编制才是可靠的,并将此观念强加在女儿身上。这些枷锁让刘同不堪重负,即便已经举步维艰,刘同依旧走在通往下一场考场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