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于9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春捂秋冻”是否有依据,对身体健康有哪些益处?

  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杨京华: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秋冻”是指在秋天气候变凉后不要过早、过多地增添衣服,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第一,通过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人体锻炼耐受寒冷的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做好准备。

  第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秋天之后阳气要逐渐进入收藏的状态,适当“秋冻”可以让毛孔处在不那么开泄的状态,能让人体阳气逐渐从开放状态进入一种收藏、蓄积的状态中。

  第三,适当“秋冻”可以减少毛孔开放、热量流失,同时也预防穿得太多时毛孔受热开放、出汗多,降温时反而容易导致风邪、寒邪入侵。

  哪些人群不适宜“秋冻”?

  “秋冻”不等于挨冻。有一些人群不太适合“秋冻”:。

  第一类是年龄小,体质弱,经常感冒生病的孩子;

  第二类是正在生病,或疾病初愈的孩子;

  第三类是有一些慢性疾病的孩子,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胃炎、经常腹痛的孩子。

  “秋冻”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

  初秋、仲秋气温不那么冷的时候可以适当秋冻,帮助人体提高对寒冷空气的适应能力。但一旦进入深秋,或者是冬天气温比较低的时候,不能“秋冻”。

  不是人体所有部位都适合“秋冻”

  不是人体所有的部位都适合“秋冻”。有句俗话叫做“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比如人体的后头部、背部、腹部,还有双脚容易受凉,这些部位是寒气容易入侵的门户,即便适合“秋冻”时,也需要适当保暖。

  总的来说,“秋冻”要因时制宜、因人而异,要根据人体部位不同而区别对待。

  天气早晚温差大,如何饮食调节?

  在饮食调理上,一要润肺防秋燥,二要健脾祛湿邪。

  食疗方面,推荐多吃一点西红柿、银耳、莲子、百合、莲藕等润肺生津的食物,还可以多吃山药、板栗、小米、芡实等益气健脾的食物。

  同时,要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或烧烤类食物,尽量减少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

  推荐“一粥一汤一茶饮”

  这里推荐“一粥一汤一茶饮”,用于日常调理。

  “一粥”推荐百合莲子粥。百合润肺养心安神,莲子健脾益气,这两个食材一起煲粥,可以健脾润肺。还有一个是山药薏米粥。山药可以养脾阴,薏米有健脾祛湿的功效,这两个食材一起煲粥,可以相得益彰。

  “一汤”推荐金桔瘦肉汤。小的金桔2~3个,加上适量的瘦肉来煲汤,能够很好地缓解干燥所引起的咳嗽、咯痰、咽喉不适的症状,同时能生津开胃、促进消化。

  “一茶饮”推荐用陈皮、柠檬,加少许蜂蜜,煮一碗温暖的茶饮,当做日常有保健作用的饮料,既能够温中理气,又能够润燥生津。

  白露节气以后,公众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燕明:白露节气以后,天气转凉,如果不注意衣物的调整就容易受凉,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建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早晚期间要注意保暖。“春捂秋冻”不适用于所有人,特别是一些比较脆弱的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第二,要保持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手卫生,勤洗手,注意社交距离、咳嗽礼仪,还要注意开窗通风。如果去密闭环境,必要时佩戴口罩。

  第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不要熬夜。

  发生呼吸道感染后,不建议带病上课、上班

  发生呼吸道感染后,要及时治疗。如果是普通感冒,不建议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可以给予一些对症处理,或者一些中成药。另外,还要加强休息,不建议带病上课、上班。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比如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观察自己症状的变化,如果出现发热不退,或者是呼吸困难、胸痛、精神状态的改变,要及时就医。

  聚焦 医保信息平台日均结算量超2800万人次

  9月10日,在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介绍,医保信息平台现在的日均结算量超过了2800万人次,累计全国已经有11.7亿人激活了医保码,医保服务迈入“码时代”。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525期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经济网

  “绿色经济网”是以绿色经济大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服务于不同领域群体。绿色经济网为绿色新政、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绿色品牌、各行各业的绿色人物服务。为了绿色经济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