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治理要求日益提高,不少地方对信访稳定、矛盾调解等事项有考核指标。部分地区基层干部反映,形形色色的考评指标由上级制定,纷繁复杂的调解任务都得基层完成。基层现状是:乡村治理要求高,工作套着“紧箍咒”;矛盾调解手段少,处理缺乏“金刚钻”;担当干事风险高,干部面临“撑腰难”。乡村治理现实困境引人深思。
工作套着“紧箍咒”,办事没有“金刚钻”
中部某地2023年发生一起邻里宅基地纠纷恶化为刑事案件的案例。自2022年10月起,当地村干部、包村乡镇干部、司法所所长等人,数十次调解两户村民的宅基地纠纷,并通过询问左邻右舍、寻找树根等标记物的方式,理清事实,但阻挠建房的一方拒不认可建房一方是原址合理建房。
2023年6月,58岁的村支书在调解过程中遭恶语辱骂,最终与阻挠建房一方发生冲突,村支书鼻骨骨折,两名村民受轻微伤,最终打人一方3人拘留。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该支书和其他乡镇干部在调解两家矛盾过程中比较公道,并未偏向哪一方。
“本来是小矛盾,事实也比较清晰,但是基层调解没有强制力,只要一方咬牙不认,就很难处理。”参与多次调解的包村乡镇干部说,你还不能冷处理,否则有人去上访或者堵领导,都是基层的责任,人家不愿去法院,基层干部就只能硬着头皮调解。
冲突发生后,阻挠建房一方将剪辑过的冲突视频上传网络,并向相关部门举报村支书。视频发酵后,村支书被抹黑为“恶霸村支书带人到村民家打人”,遭受网友攻击。
“那段时间,一天几十个电话问我咋回事,乡里乡亲、亲朋好友全都知道了,我被定义为‘恶霸’。”该村支书说,加之到现场“帮忙”的村民被拘留,村民家属也来找她要人,她压力很大,“我多次报警,派出所说让对方删掉视频,但影响已经无法消除了”。
该村支书的遭遇引发不少基层干部同情。当地一名乡镇干部坦言,基层干部的矛盾调解环境并不好,处理手段有限,谁也不敢得罪,要不人家就去举报、信访或者上传网络,哪一样他们都“吃不起”。
“我们也想尽可能保护用心办事的基层干部,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但乡镇的资源有限,空间也有限。”当地镇长说,镇里多次跟上述村支书谈心谈话,但此次事件留下的“心结”难解。
夹在中间两头受气
南方一乡镇的武装部长介绍,信访工作中有“三级终结”制度,同一信访事项,按照法定程序,经过三级行政机关依次做出相关意见后,该信访事项处理终结。但实际工作中,信访稳定与干部考核息息相关, 既要让上级满意,又要让群众满意,所以会出现“不管诉求是否合理,都要想办法解决”的情况。
基层干部反映,现在有一些“专业上访户”,他们了解基层工作的方法和规则,懂得如何准备材料、规避风险,利用基层部门的“考核软肋”,谋求“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该武装部长举例,当地有一名“老上访户”,每年春节前都到乡镇“要钱”。尽管每次都闹得鸡飞狗跳,甚至骂哭过乡镇女干部,但由于害怕他到上级部门上访后追究属地责任,当地干部只能“哄”着他。“哄”的方法就是灵活运用政策,满足他的一些诉求,其实就是“打擦边球”。
“虽然在资料申报和程序上我们没有问题,但随着政策规定越来越严格,我们也担心多年后有被追究责任的风险。”该武装部长说,为了息事宁人,他们不得不采用这种方法,承担相关风险。
有基层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当下基层调解现状是,一方面,要想尽办法完成各种目标考核,但有些事情超出基层干部的能力范围,常常“做了很多工作,也很辛苦,却不被群众理解”;另一方面,如果完不成目标任务,上级又要约谈属地领导,最后还是要怪罪下面。
干事风险高,出事撑腰难
当前基层治理要求越来越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是普遍要求,许多矛盾纠纷必须“就地解决”。“但基层干部权力小,资源少,一些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为没有配套的政策,在村、镇、县级根本无法解决。”一名乡镇干部说。
面对各类矛盾纠纷,如果拖延“冷处理”,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不满情绪愈发严重;如果“特事特办”,又存在政策法律风险。尴尬的是,无论“冷处理”,还是“特事特办”,事后的责任常常都由基层干部承担。戴着“紧箍咒”干事,一旦出事还面临“撑腰难”,确实打击基层干部的信心。
受访干部期盼,在当前工作环境下,首先,要严厉打击恶意诬告、网络造谣、人身攻击等行为,为干事者撑起坚强后盾,莫让用心干事者“流汗又流泪”,警惕过度“和稀泥”恶化基层工作环境。
其次,鉴于基层治理越发精细化,应当持续通过“减县补乡”“减上补下”充实乡村工作一线,为基层工作匹配适量的人力、财力,以支撑合理制度有效运转,避免制度空转、政策悬空。同时,削减类似“零矛盾、零案件”等不必要、不合理的考核指标、强制任务,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干事创业。
最后,干部容错纠错制度要真正落到实处,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和误解的干部澄清正名,为作风正派、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干部鼓劲撑腰。在当前舆论环境下,尤其要注重加强对干部的精神关怀和心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