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旨在唤起全民对健康睡眠的重视和关注。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000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儿童青少年睡眠专题调查,超三成受访家长表示孩子睡眠时长未达标。中小学生睡眠不足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而不仅仅是在世界睡眠日这一天。
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直接影响到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学习能力与效率的提升。是谁“偷”走了青少年的睡眠?调查显示,不良的作息时间和电子产品使用习惯、过多的课外压力、校内外锻炼时长和运动量的不足等,都是导致睡眠不足的“元凶”。若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生睡眠不足问题,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还需画好“同心圆”,找到问题症结,对症下药,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睡眠。
学生睡眠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睡眠时间的意识观念不强。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学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教学体系,通过教学课程、班队活动、科普讲座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时间管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另一方面,要抵制当前娱乐方式多样化的诱惑,避免沉迷网络聊天、看娱乐视频、玩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挤占睡眠时间,加强对网络娱乐游戏的治理和监管,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涉及政府监管、学校功能、家长观念等多个方面,容易反复,工作难度大。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通过专项整治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督查,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切实转变办学理念,优化办学模式,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课后服务,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从提高自身家庭教育素养入手,转移教育焦虑,学会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孩子的成长,并适时帮孩子制定教育成长计划。
研究表明,科学运动是提升睡眠质量的一剂“良药”,对改善主观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和提高睡眠效率作用明显,长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学生的情绪也是一种有益调节。学校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等形式加强科学运动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要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规定,着力保障中小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力争使校内外体育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要围绕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多开展一些中等强度、简单易行、普及性较高的体育运动,以发挥体育锻炼促进和改善学生睡眠质量效益最大化。